加入收藏

最新公告:

“今年村里的文化年味儿特别浓!”在广西贺州,首批试点“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的20个文艺村、30个文艺户,今年春节里的文化气象格外不同。日前,广西“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现场会就在首个试点市贺州召开。

  随着农村收入逐渐提高,如何让农村文艺活动从“穷开心”向“富娱乐”转型?贺州模式有何特点?能否推广?如何因地制宜繁荣基层文化?记者采访了这些文艺村、文艺户。

  “我把围屋唱一唱,四季如春好风光。农村如今好面貌,水泥铺到围屋旁。”龙年新春,记者来到广西贺州市莲塘镇仁冲村有着“江南紫禁城”美誉的客家围屋。还未进屋,悠扬的歌声就飘了出来。

  围屋里,“山歌王”黄仕茂和“山歌后”杨素芳正带领着两支队伍在对歌。仁冲村是广西“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的试点文艺村。这个春节,不只是仁冲村,壮乡各个村寨的“泥腿子”文艺队都活跃了起来,文化年味儿特别浓。

  从“装点门面”到“文化自觉”

  文化搞起来,生活才算好起来

  “你看看我们村,街道亮了、房屋新了、村容美了,但大伙儿总觉得缺点什么,总在盼望点什么。”仁冲村村委会主任胡仕琴说,“村民们盼望的是文化味更浓一些。”近年来,村民们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文化生活却愈发匮乏。胡仕琴分析说,一是读书少,打麻将、玩纸牌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二是读报贵,普通农民自发订阅报刊有难度;三是看戏难,村民们看戏的机会较少,一些格调不高的戏班子却借机登堂入室,抢占农村文化市场。

  “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群众。”钟山县清塘镇文化专干刘艳花说,当前农村“想看戏”、“看戏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业余剧团是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主力军,他们的影响力在农民朋友的心目中是很大的。”刘艳花说。

  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村民邱世保说,英家村以前有业余剧团,排演桂剧、彩调等。如今外出打工人员太多,剧团就无法活动了。

  “我们瑶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瑶家妹子爱绣花,不会绣花找不到婆家。但如今,瑶家年轻一代会瑶绣的越来越少了。”对于传统瑶绣工艺可能后继无人的状况,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茶源村瑶绣传承人李冬梅很心痛。

  “去年,我们村人均年收入近5000元,村民富裕之后需要发展文化,用文化充实富裕的内涵。”胡仕琴说。

  “壮乡群众创造了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艺形式。这些都是我们必须传承和发扬的。”广西文联主席潘琦说。目前,广西正在以贺州为试点实施“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

  潘琦说,“这项文艺惠民工程要让农村文艺活动从‘穷开心’向‘富娱乐’转型,从‘要我唱’到‘我要唱’转型,从‘文艺装门面’到‘文化自觉’转型。”

  “农民主体、社会合力”

  机制活起来,文化才能火起来

  “这是我们村今年第一块金字招牌!”指着村口那块金灿灿的牌匾,黄洞瑶族村党支部书记冯荣飘喜滋滋地说,他们村有幸进入试点,成为“瑶族民间艺术村”。

  据冯荣飘介绍,黄洞村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瑶族盘王节”和“瑶族服饰”的传承基地。近年来黄洞村累计投入50多万元“搞文化”,成立了两支共50人的瑶族八音队,3支共200人的民间山歌队,两支共160人的瑶族刺绣队,一支50人的瑶族歌舞队。他们还建起了广西首个村级瑶族博物馆,开辟了容纳1000人的演出场地。

  “我们村民演的瑶族节目还拿过全国大奖呢!”黄洞村村委主任赵贵府很自豪。2011年5月,以黄洞村原生态节目为基础排演的《鼓动瑶山》,夺得“全国鼓舞鼓乐大赛”一等奖,同时还获得国家级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说,贺州把实施“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与非遗传承保护工程结合起来抓,在第一批命名的文艺村中,大莲塘蝴蝶歌村、虎马岭长鼓舞村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据贺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潘鸣介绍,要创建文艺村,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文艺人才,组建文艺社团,文艺阵地稳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文艺活动才能开展活跃;同时要有领头人,有队伍,有场地,有活动,有制度。

  随着试点工作的铺开,贺州市初步形成了“农民主体、社会合力、自我发展、常态管理”的“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实践模式。

  长效机制是关键。潘鸣说,贺州建立了深入持久地开展公益演出、艺术培训、专业指导的文艺惠民服务的长效机制,“让艺术家在文艺惠民中感受生活,让老百姓在文艺惠民中感受温暖。”

  如今,仁冲村的文艺活动红火起来了。民间老艺人成为了客家围屋里的座上宾,手把手传、帮、带;客家山歌表演队应运而生,每逢节庆庙会都要闪亮登场;一支客家少年歌手班也在仁冲小学诞生了……

  “现在,我们村经常开展文艺活动,村民们像种庄稼一样‘种文化’,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富川县城北镇凤溪村文艺领头人陈永楣说。

  “办剧团好比种韭菜”

  种子留下来,文化才能传下来

  “办剧团好比种韭菜。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年年有新菜吃,是因为菜兜留在地里。”陈永楣说,要想村办剧团能永久生存,得有人才留下来。陈永楣说,“凤溪剧团就像园地里的韭菜一样生命力旺盛,其中奥妙就在于有了人才和费用的保证。”

  如今,贺州市首批命名的20个文艺村之所以能长期开展活动,就是因为有文艺领头人和一支强有力的文艺骨干队伍。

  为了建立长效机制,贺州市实施文艺人才建设工程,在全市造就10名文化名人,培养100名文化管理干部和1000名乡村文艺能人。潘鸣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将帮助农村建立一支“不走”的文艺人才队伍。

  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族乡党委书记曾小燕介绍,乡里将众多能歌善舞、能写能画、能拉会吹、能绣会织的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重组各村民族民间艺术表演队伍。他们还扶持命名了盘王节传承人赵有福、瑶族山歌传承人赵县英、瑶族唢呐传承人盘生安等“一户一色”特色文艺户。

  “我的瑶绣坊既是生产瑶绣制品的作坊,又是教授瑶绣工艺的学堂。”文艺户李冬梅说,她的“冬梅瑶绣坊”已挂牌为瑶绣艺术传承基地,培训了30多名绣娘,绣娘们又各自带了一批新绣娘。“我们的绣娘队伍就像鸡婆带仔,如今越带越多。”

  在创建文艺村的过程中,黄洞村拿一部分资金补助民间艺人,给参加文艺演出的村民发放工费,特别补助给国家指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创建文艺村、文艺户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形成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彭晓春说。

  “如果说过去我们办剧团是‘穷开心’的话,那么现在已经转型为‘富娱乐’了。”陈永楣说,他们村把瑶族刺绣、瑶族土纺、瑶族歌舞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业。

  目前,凤溪瑶寨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已成为贺州乃至广西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每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直接吸纳就业人员38人,带动瑶锦瑶绣和瑶家土特产等销售百万元以上。陈永楣说, “富裕起来的凤溪,办文艺的热情更加高涨。”

广西首批试点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 农村文化富娱乐

创建时间:2012-04-18 00:00

会员登录

会员下载中心